主办:中共达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达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制报社
您当前的位置:大竹长安网  >  综合治理
大竹县维护社会稳定助力脱贫攻坚再创新成效
www.dazhoupeace.gov.cn 】 【 2018-03-27 12:06 】 【 来源: 达州长安网 】
  按照中央、省委全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要求,大竹县委和各级党组织大力弘扬担当精神,创新履职尽责,聚力维护社会稳定助力脱贫攻坚,在全县脱贫攻坚领域稳定风险预防、不稳定因素处置和维稳工作常态长效方面下真功夫,为脱贫攻坚工作营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助推了精准识别、精准施策、产业脱贫、易地扶贫搬迁等扶贫政策措施高效实施,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认可。

  聚焦“三个重点”,预防脱贫攻坚领域稳定风险有效。一是聚焦排查研判,掌握工作形势。统筹组织乡镇、县级部门综治维稳战线干部,村(社区)综治专员,网格员等工作力量,定期对全县群众关于脱贫攻坚的意见诉求、矛盾纠纷等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摸排;密切关注网上舆论,迅速发现通过网络反映出的社会矛盾,根据不稳定因素的轻重缓急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台帐。深入推进“民情大走访、干群心连心”活动,组织全县干部职工集中走访联系的贫困户,了解贫困群众当前生产生活状况,解决贫困群众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加强宣传党和政府的强农惠民政策,进一步摸清了社情民意、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建立“纵横联动”的脱贫攻坚领域维稳信息情报沟通交流机制和工作形势研判机制。2016年以来,全县共开展脱贫攻坚领域不稳定因素专项排查7次,排查不稳定因素1697个,召开脱贫攻坚领域维稳工作形势研判联席会议6次,精准掌握了全县脱贫攻坚领域不稳定因素分布情况,为化解稳定风险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聚焦法治宣传教育,倡导理性表达。深入实施贫困村“法治三提升”工程。在贫困村实行“驻村律师指导学习”制度,紧紧抓住贫困村党员这一“关键少数”,在“三会一课”中加入法制学习内容,定期对村支两委干部、村民小组组长和其他党员进行法治培训,切实增强村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不断提升贫困村党员法治思维。大力开展“七五普法”,持续推进“法律七进”,创新实施“订单式普法”和“法律明白人”计划,在贫困村建设完善“法制书屋”,依托“农民夜校”开展“法治讲座”,极大地拓宽了贫困群众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不断提升贫困村群众的法治意识。邀请专家以民情风俗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修改完善“村规民约”,依照道德法律规范村民言行,养成法治习惯,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和社会关系,不断提升整村法治风尚,促进贫困村群众形成尊法、守法、用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利益诉求、权益维护等活动中能够寻求理性表达方式,不采取过激措施,不造成稳定风险。三是聚焦预案编制,确保心里有数。根据脱贫攻坚领域不稳定因素和形势研判情况,组织各乡镇(街道)、县级各部门立足职能职责,根据辖区负责制、谁主管谁负责、“一岗双责”等制度,针对不同的不稳定因素和不同发展程度的涉稳事件分别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县委维稳办和应急办指导各乡镇和部门制定应急预案,并统筹编制全县层面的应急预案。将脱贫攻坚领域不稳定因素细分为精准识别、土地流转、产业发展、低保五保、易地扶贫搬迁等11个类别,按照涉及人数、轻重缓急等因素,对每一不稳定因素分别编制三级不同应对模式的应急预案,规定相关乡镇和部门在不同情景下应采取的措施、应承担的责任。建立分工合作机制,确保每一件不稳定因素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置。在汪洋副总理视察月华镇九银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前,全县制定了信访、维稳、安保应急预案3套,为维护现场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

  构建“三大体系”,应对脱贫攻坚领域涉稳事件有方。一是构建重点防控体系,稳控重点人群。坚持情报信息引领,全面掌握脱贫攻坚领域涉稳重点人员和群体情况,特别是在重点敏感时段采取“一盯一、多盯一”等方式进行严密监控,确保重点人群不出现过激行为。全面落实“五包”责任措施,即五人工作专班包掌握情况、包解决困难、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理。严格落实24小时管控和每日谈话制度,加强研判预警、敲打反制、应急处置。对脱贫攻坚领域涉稳重点人员实行“全方位心理疏导”,除安排乡镇、帮扶部门的领导干部上门谈心谈话外,还动员重点人员的亲朋好友、老师同学等身边人参与劝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宣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从心理上逐步消蚀其参与非法上访或非法聚集活动的动机,达到逐步教育转化的目的。此外,不断完善重点人员“异动”情报沟通机制,对失控失联等情况及时上报,并立即派员沿途跟进开展思想疏导、教育稳控和劝返接回工作,及时消除非正常到市赴省进京上访隐患。2016年以来,全县及时处置脱贫攻坚领域重点人员非法上访和聚集事件29件次,成功教育转化重点人员35人。二是构建多元化解体系,调处相关矛盾。加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力度,将脱贫攻坚领域社会矛盾纳入多元化解范畴及时调解。建立脱贫攻坚领域重大社会矛盾“领导包案、专班化解”机制,对与脱贫攻坚相关的每个重大社会矛盾逐一落实一名县级领导牵头调处,组建一个工作小组专门负责,做到不化解不销号。完善贫困群众矛盾纠纷快速调处机制,坚持“边排边调”,在排查过程中运用简易程序及时化解简单易调的矛盾纠纷;建立调解台帐,落实责任人,限时化解普通矛盾纠纷;召开联席会议、邀请调解能手,大力化解疑难矛盾纠纷;组建18个专业调委会,及时分流调处土地承包、林权边界、劳动保障、农房改造等涉及贫困群众的重大矛盾纠纷。2016年至今,全县共调解脱贫攻坚领域矛盾纠纷2365件,化解2365件,化解率达100%,其中重大矛盾纠纷65件,最大限度维护了贫困村和睦共处的人际关系。三是构建应急处突体系,化解突发事件。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建立脱贫攻坚领域应急预案“触发”机制,妥善应对脱贫攻坚领域稳定风险。大力推进应急处突队伍建设,注重应急处突队伍日常训练和定期演练,不断提高队伍依法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完善应急处突指挥体系,在县公安局设立脱贫攻坚领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中心,在各片区中心乡镇派出所设立指挥分中心,确保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各项部署、命令能及时得到贯彻执行。严密监控网上舆论,加强对qq、微信等社交网络软件群组的管理,组织网评人员对不良言论进行正面引导,公安局网监大队依法打击网络造谣、传谣的违法行为,严防敌对势力插手舆论造势,大力营造天朗气清的舆论空间。在汪洋副总理来竹视察期间,全县妥善处置突发事件2件次,将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完善“三项机制”,维护脱贫攻坚领域长期稳定有常。一是完善组织领导机制,确保工作运转顺畅。在县、乡镇(街道)、部门的维稳工作领导小组中设立脱贫攻坚领域维稳专项小组,专项小组组长由各维稳领导小组中分管脱贫攻坚的领导担任,并成立工作专班,负责及时有效处置各地、各行业、各系统、各部门的脱贫攻坚领域涉稳事件。同时,在重点敏感时段及时成立脱贫攻坚领域专项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应急维稳指挥调度中心,安排专人值守,及时收集处理脱贫攻坚领域相关涉稳信息,迅速反馈至领导小组进行处置。截至目前,全县共组建专项小组89个,各领导小组和专项小组反应快速,运行顺畅,为全县脱贫攻坚领域维稳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汪洋副总理来竹视察前,县委政法委牵头,组织成立了全县易地扶贫搬迁不稳定因素处置领导小组,集中调处化解了一批易地扶贫搬迁方面的矛盾纠纷,确保了易地扶贫搬迁利益诉求人员得到稳控。二是完善风险评估机制,防范扶贫项目稳定风险。认真贯彻落实《达州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扎实做好贫困地区涉民生重大政策制定、涉环保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实际,优化评估流程,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缩减评估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切实找准脱贫攻坚项目风险点、风险岗位,科学评估风险等级,精准落实风险防控化解措施,从源头防范矛盾纠纷、促进贫困农村和谐稳定。2015年以来,全县共开展脱贫攻坚领域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评估7项,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4个,充分实现了社会稳定风险前置评估作用发挥最大化。三是完善责任落实机制,确保安排部署落地见效。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等责任制度,形成县级领导亲自过问、加强工作统筹和协调推动,各乡镇各部门党政一把手统筹抓、分管领导亲自抓、工作人员具体抓脱贫攻坚领域维稳工作的格局。加强督导考核,坚持以上率下、带头示范,政法系统领导干部亲自督导脱贫攻坚领域维稳工作;全县成立6个督导小组,对脱贫攻坚领域维稳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检查,及时纠正和整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防范处置不力,致使脱贫攻坚领域出现较大影响的涉稳事件的,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相关规定进行倒查、严肃追究责任,大力营造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的工作氛围,推动脱贫攻坚领域维稳工作安排部署落地见效,不断促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实现新突破、跨上新台阶。(何小刚)



编辑:潘柏林
友情链接
达州长安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投稿须知 | 联系电话:(0818)2127618 |
蜀ICP备13011412号-17 达州长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者必究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市政中心综合楼19楼 邮编:635002